序言:为贯彻落实全市门头牌匾设计与管理工作培训会精神,有效破解门头牌匾审批难点,切实提升门头牌匾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过标准化事项梳理、上门服务特色化、审批信用公示码等措施,提高审批效率、严格审批管理,营造“和而不同”的街巷门店特色,打造“信用+审批”诚信体系治理新模式。
一、背景情况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厅字〔2018〕22号)、《2020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陕政办函〔2020〕21号)要求,《阎良区户外广告及牌匾标识精细化管理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阎良区对“门头牌匾”、“户外广告”等审批事项实现了“标准化办理”。2021年7月1日,阎良在全省率先推出“门头牌匾信用公示牌”,并将其作为建立“信用+审批”诚信体系综合管理新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改革举措
(一)多点受理,全程网办。
为切实方便群众办事,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阎良区行政审批局秉持“效率优先,体验至上”的理念,实施门头牌匾审查登记报批资料多点受理,强化视频远程指导服务,就门头牌匾、户外广告设计要求和审查登记报审相关材料对商户、广告公司进行详细说明,商户可依托广告设计公司直接通过“陕西政务服务平台”递交资料,资料齐全后阎良区行政审批局为其提供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网上发证的“零见面”审批服务。
(二)培训排查,上门服务。
阎良区行政审批局分三期对全区80余家广告设计公司进行业务及法律培训,详细讲解《西安市门头牌匾设计导则》,广告设计公司现场签订“门头牌匾安装承诺书”,组建了实时沟通的“门头牌匾工作群”,进行线上一对一指导、答疑,确保实现对门头牌匾、户外广告办理的全方位指导。
对手续不全、违规设置、内容不合理的门头牌匾进行走访摸排。同时,按照应审尽审的原则,主动上门为符合标准的商户补办门头牌匾手续。迎宾路、康复巷、凤东路、延凤路、胜利路、延安路等路段进行了全覆盖,发放《办理门头牌匾告知书》550份,上门为162家门头牌匾办理了手续。
(三)创新服务,诚信建设。
阎良区行政审批局向商户发放《牌匾标识审查登记证》的同时,一并发放“门头牌匾信用公示牌”(见图1),由阎良区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上门指导张贴于商户店铺门外或牌匾左下角(见图2),群众及监管部门通过手机扫描“信用公示牌”的二维码(见图3),即可查看经营者资质、安装图纸、信用承诺书、审批手续、投诉举报电话等相关资料。商户是否擅自改变审批安装门头牌匾、是否办理过审批手续,通过扫描公示牌二维码“一目了然”。同时,将公示牌纳入“信用审批”,推进审批、监管闭环管理模式,初步建立“信用+审批”新体系。
三、改革成效
(一)阎良区行政审批局结合群众办理的高频办理事项“门头牌匾”“户外广告”梳理的标准化办理模式,真正做到“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群众获得感强”。被市城市管理局在全市业务培训会上作为示范教材,向全市推广。
(二)“门头牌匾信用公示牌”的推出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以商户自治、信用承诺、群众监督、执法有力等方式,结合背街小巷门头牌匾的规范化改造,完成了迎宾路、教育巷、凤东路、延凤路、振兴路、人民路西段等主要路段的门头牌匾示范街区建设,打造了协调美观,整洁有序的城市形象。形成长效管理、多元共治的治理模式,提升全区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此项创新改革每年将惠及阎良区近几千家商户。
四、思考启示
通过标准化办理、信用承诺、企业资质公示等措施,最终展现的“审批信用公示二维码”其实质是社会信用机制在行政审批领域运用和体现的创新改革。
一是对于政府而言,做到了简政放权,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能够将主要精力放在监督和管理上;对于企业和居民来说,减少了办事环节,节约了办事时间,避免了过去“事难办、脸难看”带来的烦恼。
二是破解市场和民生领域的痼疾,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办理标准化”提高了企业办理证照的效率,也解决了群众办事的难题,提升了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三是“信用公示二维码”完善了治理体系,提升了治理能力,政府行政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监管成本持续降低。
图1 阎良区门头牌匾信用公示牌
图2 阎良区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上门张贴二维码
图3 阎良区老庙黄金的工作人员通过手机扫描公示牌的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