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集安市委市政府为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发展人参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在人参产业方面实现了实际的增长和发展。使得集安的林下参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并且区位和品牌优势明显。
集安是中国野山参的原产地之一,有着厚重的人参文化底蕴,“中国人参看吉林,吉林人参看集安”已成为人参行业的一种共识,这里建有国内唯一的野山参博物馆,制作了《国参传奇》、《参娃与天池怪兽》等系列影视作品、动漫产品,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了“中国集安·清河野山参节”,开展参王评选、参王竞拍等活动,承办了第二届“长白山人参美食大赛”,不断普及人参食用文化,品牌优势与文化元素的高度融合,有力地推进了农文旅协调发展。集安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市现有人参加工龙头企业23家,经营主体超过400家。全市林下参种植户为1157户,林下参面积16.7万亩,其中参龄在10—20年的占60%以上,年产优质林下参鲜品30—40吨,在全国位列前茅。
为了避免出现一哄而上、盲目发展、广种薄收、浪费资源的局面,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市政府出台了《林下参管理办法》,并组织相关部门共同制定了林下参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明确了林下参产业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结合实际确定将我市林下参在山面积稳定在15万亩左右,既保持了动态平衡,又有效控制了规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同时,市委市政府还积极引导农民参与人参种植,并提供技术培训和政策扶持,帮助他们增加收入。通过市委市政府的合理调控,保证了这一产业的永续发展、规范发展。此外,集安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人参产业的全产业链体系。通过整合资源,建立了从种植、收购、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通过招商引资,江苏张家港澳洋集团落户我市,位于集安市清河镇的中国·清河(澳洋)野山参交易中心是全国乃至亚洲和世界最大的野山参集散地,占地面积170余亩,拥有门市400余间,摊位2000余个,由于交通便利,品种繁多,规格齐全,吸引了国内外大批客商,年交易额突破30亿元,使得集安林下参在激烈的野山参市场竞争中能独占鳌头,这里也成为全国唯一一处集野山参产、加、销一条龙之地,实现了资源共享和效益最大化。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集安市人参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方面,人参产量和品质稳步提升,为满足市场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人参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不断提高,为集安市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能。未来,我们相信,集安市的人参产业将继续迈上新台阶,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