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 产品简介
人参单体提取及精深加工建设项目致力于人参多元化开发和应用,通过技术优势突破传统人参的应用瓶颈,把微波技术、超临界技术、膜分离技术等应用于人参的提取和分离,在人参单体皂苷、人参多糖、人参挥发油及炔醇和环氧炔醇的提取和分离方面取得突破,结合现代制剂技术开发出服用方便、携带方便、疗效明确的人参系列高科技产品。
1.1.2 市场前景
(1)人参产业市场分析
人参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人参因其具有大补元气,久服轻身延年,增强免疫力以及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血液调节等方面的突出功效,被广泛应用于医药研发和功能性食品等领域。
人参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人参种植业,原材料有种苗、土地、肥料、农业机械、设施等;中游为人参加工企业,主要包括人参初加工企业及人参深加工企业;下游主要包括中药企业以及人参产品消费者两大类。
图表1:人参产业链示意图
人参因具有神奇的药用和保健功效,素有“百草之王”“东方神草”之称,人参药食两用,药用价值高,除大量用于配方药外,也进入保健品、化妆品、食品、饮料、礼品、参烟、参酒、参糖、参茶等多个领域,近年来全球人参产量稳步增长,2021年全球人参产量达84677吨,2023年全球人参产量为97321吨,其中,中国占全球80%以上的产量。
图表2:2013-2023年全球人参产量统计
随着人参下游需求的不断多样化,市场对人参需求量将呈现增长态势,预计未来几年国内人参需求量还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28年我国鲜人参需求量或将达到83,739.3万吨。
图表3:2022-2028年我国鲜人参需求量预测
(2)人参单体提取及精深加工项目前景分析
吉林省作为我国最大的人参生产基地和交易集散地,人参产业在2022年保持了连续多年的增长势头,总产值642.5亿元,同比增长7%,连续两年突破600亿元。
作为名贵中药材和滋补佳品,人参被誉为“百草之王”,是“东北三宝”之首。随着现代药学对人参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其药理作用更加明确,作用机制被不断阐明,人参创新药物的开发与研究步入快车道。
人参属植物中分离出的人参皂苷在抗癌、抗炎、抗肥胖、调节代谢紊乱、改善记忆力以及保护心血管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创新药物也取得了重大科研进展。目前全国获批上市的含有人参皂苷的药物已有10多种,主治的疾病很多具有成因复杂的特点,人参创新药物开发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和市场转化前景。
高质量发展人参产业是延吉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范例。多年来,延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参产业发展,坚持标准化种植、规范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大力培育人参龙头企业,着力创建人参产业集群。韩正人参深加工、可喜安红参科技产业园区、檀君药业人参特色产业园基础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延吉市人参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申报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延边鹏程人参交易市场进入试营业。
延吉市人参产业规模稳步发展壮大。2023年上半年,吉林韩正、敖东酵素等企业被认定为省“专精特新”企业。人参产品覆盖食品、药品、化妆品、保健品等多个领域,以红参浸膏、人参蜜制片、人参酵素饮料及活性人参系列产品等为代表的系列深加工产品附加值显著提高。延吉市还出台《支持延吉人参产业做大做强的综合建议》,为可喜安、韩正等2户企业奖补市级奖励资金78.21万元,用“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据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延吉市人参全产业链总产值已突破4亿元,切实为吉林省打造千亿级人参优势产业赋能添彩。
延边州争取国家和省、州财政资金1606万余元,用于保护人参种业和奖补人参企业,近3年来累计支持企业资金5503.9万余元,创建长白山人参原材料基地55个、非林地栽参标准化基地22个。引进先进种植技术标准,推进人参种植“企业+政府+农户”模式,组建技术服务团队,为合作参户提供土地、租金及技术支持,推动人参标准化、规范化种植。截至2023年,全州非林地人参留存面积占全省的50%以上,人参农民专业合作社超过300户,全州八县(市)全部纳入吉林省人参生产保护区,其中5个县(市)被纳入核心区。
延边州现有规上人参加工企业14户、高新技术企业9户、科技小巨人企业12户、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4户,全州人参年加工能力达2.5万吨。人参产品覆盖食品、药品、化妆品、保健食品等领域,品系达300多个,红参浸膏、人参蜜制片、人参酵素饮料及活性人参系列产品等深加工产品附加值显著提高。吉林韩正、敖东酵素、国药肽谷被认定为省“专精特新”企业。
综上可知,在延边州建设人参单体提取及精深加工建设项目,市场前景广阔。
1.1.3技术分析
本项目生产的人参单体及精深加工产品可以参考如下生产工艺:
(1)人参单体技术
人参单体技术是指从人参中分离出单一活性成分的技术。这种技术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人参的化学组成和生物活性,从而提高人参产品的质量和药效。
人参单体的提取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如溶剂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在提取过程中,需要根据人参的种类和活性成分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
提取出的人参单体需要进行纯化,以去除杂质和提高纯度。纯化方法包括结晶、重结晶、色谱分离等。纯化后的人参单体可以用于进一步的药效研究、药物开发和食品添加剂等领域。
(2)人参精深加工技术
人参精深加工技术是指将人参加工成高附加值产品的技术,如人参皂甙、人参胶囊、人参酒等。这些产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保健品、化妆品、生物医药等。
①人参皂甙的制备
人参皂甙是人参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疲劳、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等多种药理作用。制备人参皂甙的方法包括溶剂提取法、酶解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等。制备出的人参皂甙可以用于制药和保健品等领域。
②人参胶囊的制备
人参胶囊是一种以人参为主要原料的保健品,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疲劳等多种功效。制备人参胶囊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人参提取物和胶囊材料,并确保胶囊的密封性和稳定性。制备出的胶囊可以用于食品和药品等领域。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吉林省“十四五”规划指出,要优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鼓励长白山人参特色产业发展,坚持品牌强农战略,实施吉林省农产品品牌建设工程,把长白山人参“吉字号”品牌做大做强。“十四五”时期,延边州将重点打造健康食品产业园区,发展长白山生态健康食品产业,全力推进旅游与文化、康养、农特产品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发展人参精深加工、长白山保健食品等精深加工产品。推动食品产业集群化、品牌化、信息化、生态化,建设长白山林特山珍产品加工基地、人参精深加工生产基地。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建设人参(中药材)产业集群,大力研发食品、保健食品、新型药品等产品,建设国内外知名的北药基地,加快培育人参千亿级产业。鼓励大型企业通过收购、联营等方式与同类企业合作,加大对人参、鹿产品、食用菌、葡萄酒等品牌整合力度。持续打造吉林大米、吉林鲜食玉米、吉林杂粮杂豆、吉林长白山人参、吉林长白山黑木耳、吉林优质畜产品、吉林梅花鹿等具有国内外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吉字号”农产品品牌。到“十四五”末,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总量达到2,000个,区域公用品牌达到100个,企业品牌200 个,产品品牌300个。
(2)区位交通优势
延吉市处于东北亚经济圈腹地,是图们江流域“金三角”的支点城市之一,周边有12个对外口岸,国际空港延吉机场,有直达北京、青岛、烟台、大连等航线,并开通了延吉至韩国济州岛、釜山等地的旅游包机航线,海路运输开通了到达韩国、日本海陆联运航线,铁路、高速公路贯穿境内,形成了海、陆、空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已成为亚洲国家和北美国家通向中国东北亚及亚欧大陆最便捷的国际通道。
(3)原料资源优势
延边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8个,森林覆盖率高达80.8%。这里气候温和湿润,空气清新,冬暖夏凉,四季分明,是吉林省乃至全国公认的“天然氧吧”和“生态后花园”。州内有野生动物367种,其中就有被称为百兽之王的野生东北虎;野生植物3890种,其中药用植物850多种,盛产被誉为“东北三宝”的人参、鹿茸、貂皮。其中,参茸产量居世界第一。作为百草之王——人参的主产区,延边现有人参(园参)留存面积3627公顷,年产鲜人参0.93万吨,占吉林省一半以上。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总占地面积5.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2万平方米。前期完善厂区供电、供水、排水、消防、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购置人参提取、纯化降解萃取设备,建设以人参提取物为主的片剂生产线,颗粒剂、胶囊剂(软胶囊、硬胶囊)生产线及口服液生产线,生产车间、实验中心、仓库以及配套公用工程及辅助工程设备。
1.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35,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8,875万元。
图表4:项目总投资汇总一览表单位:万元人民币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 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35,353.5万元,利润11,666.7万元,投资回收期4.5年(税后,含建设期1.5年),投资利润率33%。
图表5:主要财务效益预测指标一览表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 社会评价
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充分发挥延吉市及其周边县市人参资源优势,提高人参深加工水平,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1.5 合作方式
独资
1.6 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设备、技术
1.7 项目建设地点
延吉市
1.8 项目进展情况
已编制项目合作计划书
2.合作方简介
2.1 基本情况
名称:延边州工信局
地址:延吉市公园路2799号
2.2 概况
延吉市,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辖县级市、首府,地处吉林省东部、延边中部、长白山脉北麓,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腹地,是联合国拟定的图们江域大“金三角”中方的一个支点,总面积1748平方千米。2022年末,延吉市常住人口66.90万人,城镇化率93.08%。延吉市是吉林省东部中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17年,延吉市正式批准为全省扩权强县试点县,标志着延吉市被赋予地级市政府管理权限。2019年10月8日,延吉市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2019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2022年1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在延吉市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2022年,延吉市地区生产总值356.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9%,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3067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4:41.8:56.8。
延吉是一座厚积薄发的特色中心城市。多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延吉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综合经济实力始终位居吉林省县(市)第一,在全国百强中竞争力动态持续保持上升态势。延吉正在谋划推进“五园区、一基地”产业建设,“五园区”,即烟草工业园、科技创新园、人参产业园、食品产业园、物流产业园;“一基地”,即敖东国药基地,计划在3-5年内,把烟草工业园、人参产业园、科技创新园三个潜力大的园区率先打造成年产值超百亿的园区,推动延吉产业发展水平整体跃升。随着大图们江流域开发合作的不断升温、长吉图开发开放的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贯彻实施,延吉的发展潜能必将得到充分释放,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图们江区域宜居旅游开放中心城市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商来延投资、共赢发展。
2.3 联系方式
2.3.1 合作单位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延吉市工信局
联 系 人:宋官臻
电话:18686453215
2.3.2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延边州商务局
联 系 人:李经宇
电话:13596515933